世纪年代中国高等造船工程学科整合与发展的苏(5)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5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后来成为“蛟龙号”总设计师的徐岂南在回忆实习经历时谈到,他当时被分配到青岛潜艇基地实习,“在舰艇上的时候

195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后来成为“蛟龙号”总设计师的徐岂南在回忆实习经历时谈到,他当时被分配到青岛潜艇基地实习,“在舰艇上的时候,我跑前跑后,从头到尾完整细致地观察了潜艇,把各个舱段的结构都摸了个滚瓜烂熟。”除此之外,“我还主动提出去4801青岛船厂实习,因为那里的潜艇都在坞内维修,会把外表的绝缘层都拿掉,里面能让你看得更清楚”[11]184。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制造系,现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船舶总体性能学科带头人的俞宝均在回忆毕业上船实习时谈到,“我们登上一艘5000吨的民用船,出海实习一个礼拜……出海实习使我有了实际航行的感受,……知道试航时应该配合工厂完成试航任务。”除了上船航海实习,学校还安排学生到船厂劳动实习一周。“我们被安排在沪东厂和江南厂实习,看到造船厂是什么样子的,了解到船厂放样间是很重要的……钢板怎样加工到弯曲,要1︰1的先放样出来……”尤其是“船厂实习很辛苦,当时正好是37到39度的高温天气,船的外壳到双层底的高度是0.8至0.9米,工人要钻进去做电焊,我们也都钻进去参观了。”[11]247-248由此可见,毕业实习不仅给学生亲临工作现场,掌握实践技能操作提供了机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正如俞宝均说的“我认为从事造船行业工作,航海实习和船厂实习都是必须的,要在人生经历中有这方面的体验”[11]248。

2.3 加强师资建设和科研指导

2.3.1 师资来源:积极培养青年师资

为了培养造船工程学科的师资,尤其是以研究生为主的青年师资,苏联专家根据自己的专长,开出了专业课程。苏联专家在培养中国师资方面采取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去工厂实习、参观、由专家讲课、答疑、及大型的专业答疑,参加研究生的毕业设计答辩并给予指导。例如内燃机专家巴?亚?依斯托明,他指导了三名助教和一名研究生作毕业设计(军用船舰),在收集资料充实设计方面花了很多精力。1956年9~11月,巴?亚?依斯托明为收集资料出差20余次,计120多个小时,其中还出差去芜湖、武汉等地指导在该处实习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答疑外,还曾组织了三次大型的专业答疑,参加了研究生的毕业设计答辩,并给予指导[12]。其次是各教研室主动配备了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教师和研究生,特意注意利用各专家的专长来培养缺乏的师资。1956年上海造船学院共有五位苏联专家。其中船制系的设计教研组和构造教研组共计配备了教员22人、研究生13人;动力系的内燃教研组和装置教研组共计配备了24位教员、研究生12人;电机系电器设备教研组配备了教员12人、研究生9人。同时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安排教员和研究生向专家学习。例如以动力装置教研室主任杭继寿为首学习蒸汽机及内燃汽轮机动力装置这门课程,以顾志明老师为首负责学好自动调节课程,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专家的专长能在学院生根”[12]。通过充分利用苏联专家的专长以及上海造船学院的主动作为,造船工程学科青年教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

2.3.2 科学研究:注重指导和交流

苏联专家在指导造船工程学科教师和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如巴?亚?依斯托明专家自1955年10月至1957年10月在交通大学期间指导中国教师进行了以下科学研究工作:一是开展了天平杆式发动机动力学、液压连轴节的工艺性、用模型试验的办法来研究轴系的横向震动等三项主要科研工作;二是帮助中国教师编写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如帮助编写了动力装置参考书及船舶内燃机动力学教科书等。他不但“供给了大量的参考书、书籍等”,并且还详细帮助订立了“编写这些书籍的内容、大纲,并介绍怎样写书的方式方法,怎样编写才是有创造性的,怎样编写可以当作论文看待等”。这些切实的帮助使得造船工程学科的编书及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该专家还在1956年先后做了三次科学技术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DOXFORD发动机”、“对向活塞式发动机发展史(一)”和“对向活塞式发动机发展史(二)”。此外,他还两次指导中国教师进行专题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帮助,包括供给资料、解答问题、建议报告的次序及内容等,使中国教师在研究能力上提高了一步[13]。

2.4 规划造船工程学科的长远发展

(1)进行新专业建设。如1959年根据海军建设需要,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交大设立了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事实上早在1955年筹备上海造船学院时期,筹备委员会就已经围绕如何培养军舰设计人才向苏联专家征求了意见。专家认为,“中国必须有设计军舰的人才”,“特别首先应有具有设计军舰能力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苏联专家资源,“三位专家(普拉夫金、布库斯、伊斯托敏)都熟谙军用船,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他们认为,培养对象应为:一是“政治上可靠的年轻教师”,二是“一部分政治上可靠、学习上较好的学生”。培养年限“需9~10个月,至多为1年”,但必须为“全脱产”。培养方法上,“是通过毕业设计来培养,每个人有一个单独的计划”;培养的步骤,一是补学军舰知识,方式是听专家讲课,单独补课和自己阅读相关文献材料;二是毕业实习,根据题目到有关设计军舰的部门和制造军舰的工厂去实习;三是航行实习,根据题目到相应的舰艇上去进行航行实习;四是毕业设计,要求到相关的设计单位实地进行。要求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必须阅读有关书籍及参阅各种资料。没有阅读资料,没有到舰艇上去实习过,是不能进行设计工作的,因为这相当于纸上谈兵”。至于指导工作,“由学校有关教研室来担任”,但在当时条件下,“可由三位专家自己担当”[14]。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959年2月交大新设立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0年9月,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根据国防建设和科研的需要,增设潜艇、船舶结构力学和船舶流体力学三个专业。由此,造船工程学科的力量得以不断拓展和壮大。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727/845.html



上一篇:微生物网课我的博士预备课程
下一篇:延期通知第二届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讨会延期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