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盛宣怀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的晚清重臣书家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

1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

2即今常州市钟楼区五星乡盛家湾村,西新桥之西,芦墅桥之东,原与关河、市河相通,现河已不存。

3又称邮传部大臣,从一品。

4所谓“长三房”,是指迁常第三世盛芳有三子:用章为长房,元章为次房,顺章为三房。长房用章有三孙∶长孙可仁为“长一房”、次孙可义为“长二房”、三孙可礼为“长三房”。

5曾祖父盛洪仁(1748—1815),乾隆时捐赈议叙九品,授登仕郎;祖父盛隆(1786—1867),嘉庆十五年以宛平籍中举人,以知县发浙江,历任安吉、太平、长兴、德清、孝丰、归安、山阴诸县知县及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1814—1902),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官安徽庐州、宁国、直隶诸州县知县、知府,咸丰年间任湖北督粮道、武昌道兼布政使、按察使,后移任浙江杭嘉湖兵备道、按察使。

高考刚刚结束,又到了志愿填报之时。每当这个时候,无数的学生和家长们都会在心仪的高校中反复比对、仔细筛选,而上海的高校无疑备受青睐,尤其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双一流”名校,更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圣殿”。其录取分数也高得惊人,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四,仅次于北大、清华。其实,上海交大录取分数高,不仅因为其综合实力雄厚且身处全国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上海,还因为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声誉卓著,素有“东方MIT”之称。众所周知,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1是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于甲午战争之后的1896年所创。但鲜为人知的是,盛宣怀还创建了近代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更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清代重臣书家集群中的典型代表。

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苏江阴,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2,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官至邮传部尚书3),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著有《愚斋存稿》《常州先哲遗书》《经世文续集》等。

丰乐中和联

晋帖隋珠联

积善永锡联

行草手札

常州盛姓中,以龙溪盛氏“长房三分支派”4最为著名,而晚清重臣盛宣怀一支即出自“长三房”。盛宣怀生于官宦世家,其曾祖父、祖父及父亲皆通过科举入仕5。盛宣怀幼承庭训,少时即入私塾,及长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学习完毕,并凭借自身兴趣学习了史学、地理、经济等经世致用之学,甚至还自学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法名著,这都为其日后的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他的父亲盛康喜好金石书画,家中书画、篆刻藏品甚多,故耳濡目染、日日熏陶,他的书法水平逐渐提高。16岁时,由于太平军的到来,盛宣怀与家人先后逃往江阴、盐城,后被父盛康(时任湖北粮道)接至湖北。22岁时回武进县应童子试,补县学生。23岁乡试落第后,即随父设义庄、增祭田、建义学、修宗谱。由于他思谋周全且书法精湛,故许多筹划工作及具体的书写、刻字等皆有其参与。26岁时(1870年),他经人举荐入李鸿章幕,深受李的赏识和器重,次年即官至知府级别,从此开启了他的“洋务人生”。

19世纪中期,继第一家外国银行——丽如银行6丽如银行(东方银行)前身为西印度银行,总行设于印度孟买,是英国政府特许银行。1845年改名为东方银行,总行迁至英国伦敦,并在香港设立分行。1847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是上海最早出现的一家银行,也是我国出现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在华设立分行后,各国银行纷纷进驻中国。到1897年前,外资银行已达20多家,而中国自办银行却仍未建立,故其时外资银行在国内发行纸币,垄断国际汇兑业务和整个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清政府的财政,对中国实施了疯狂的经济掠夺。这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故从1859年起7就不断有人呼吁建立中国自己的银行,以抵御外国资本的入侵,盛宣怀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8他认为“吾国通商以来……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他还认为,只有中国自设银行,才能“通华商气脉,杜洋商之挟持”,并通过设立银行代理国债,可替代洋债,使政府“不受重息之挟持,不吃镑价之亏折”,“但使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几经周折后,近代中国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5月27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正式成立。通商银行定位是商业性的股份银行9建行时实收商股250万两,户部存入的100万两不做股份,只为暂借,并做出逐步偿还计划。,经营方针强调“悉照西例”“以汇丰为准”,即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规则运作,以扬西方经营之长,避中国封建经营之短。相比以往的钱庄和票号,这在金融组织经营方式上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是开启了近现代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史的序幕。当时,由于张之洞忌惮盛宣怀权势过大,故极力反对其出任银行督理或督办。于是,盛宣怀选择严信厚、张振勋、时成忠等8人为总董,但通商银行的实权仍掌握在其手中。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其发行银元、银两之特权,使之成为整顿币制的核心与枢纽,至此本国货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方得以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资银行把控。除发钞外,通商银行还代收库银,并在北京、天津、保定、烟台、汉口、重庆、长沙、广州、汕头、香港、福州、九江、常德、镇江、扬州、苏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分行,业务发展盛极一时。民国肇兴,该行改为纯粹的商业银行。1936年,该行又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10资本额增为400万元,原有私股350万元按15%折合成52.5万元,另由国民政府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5万元。。此后,逐渐被“四大家族”控制,并与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国货银行等合称“小四行”。解放战争时期,杜月笙、骆清华等控制人想方设法抽逃资金,至上海解放前夕,通商银行只剩一些房产,几乎沦为“空壳”。曾经的中国首家银行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禁令人唏嘘。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311/604.html



上一篇:阎峰凸显城市形象从视觉符号说开去
下一篇: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