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90后博士生命名的深海“派大星”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月19日,全球权威海洋生物学数据库《世界海洋生物目录》发布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名单,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发表

3月19日,全球权威海洋生物学数据库《世界海洋生物目录》发布2020年度“十大海洋新物种”名单,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团队发表的深海海星新物种Astrolirus patricki Zhang Zhou, Xiao & Wang, 2020 (中文名又称“派大星”背板海星)入选。这是首次由中国科学家命名并发表的海洋生物物种入选该名单。

“派大星”背板海星采集自西北太平洋海山1400米到2100米水深处,是直到2020年才被发现的新物种。根据林奈双名法命名规则,“背板海星(Astrolirus)”是这一新物种的属名,“派大星(patricki)”则是它的种名。新种的命名者张睿妍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双聘教师、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王春生研究员。

作为一名从小看《海绵宝宝》动画片长大的90后,张睿妍解释了为何以“派大星”来命名这一新种:“这个海星其实长得一点儿都不像派大星,作为项链海星家族的一员,它甚至与我们在近海常见的海星完全没有相似之处。‘派大星'背板海星具有7只细长的腕,而身体中心的体盘却非常小,整个身体除了骨板几乎没有什么肉,瘦骨嶙峋的样子与珠圆玉润的派大星刚好是两个极端。而这种海星之所以以‘派大星'为名,是因为它特殊的生活习性——与深海海绵生活在一起!”

深海常见的项链海星(蛟龙号摄)

“派大星”背板海星附着于深海海绵之上

在深海中,不同种类之间的共生、共栖关系并不罕见,深海海绵、珊瑚等大型生物会为其他动物提供较好的栖息环境,因此,科学家们常常会在海绵上发现各种附着共栖的动物。“派大星”背板海星目前所发现的所有标本全部都栖息于海绵之上,就像海绵宝宝与派大星一样,是一对难舍难分的“铁哥们”。这使我们不得不好奇这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到底受何种因素影响,又是否是一种专一的共栖关系。而要解答这些问题,还需要未来深海科考的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派大星”背板海星样品整体照片

体盘细节照片,体盘上众多的长棘有助于海星更好地附着于海绵上

海星是棘皮动物门中人们最熟悉的一类,从近海珊瑚礁直到海沟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然而,项链海星目却是一类仅分布在深海的海星,它们广布于全球大洋暗无天日的深海中,从未被世人所熟知。随着我国深海科考、深潜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独特的深海海星的神秘面纱正慢慢被揭开。

“《世界海洋生物目录》十大海洋新物种”由全球海洋科学家提名,从2020年新发现的近2000种海洋新物种中选出了10个最具特色、最为惊奇的新物种。在今年的名单中,也有许多神奇的海洋生物入选,包括形似外星人E.T.的深海海绵、生活在鳐鱼鼻孔中的桡足类、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水熊以及善于伪装的尖尾海龙等。这些新物种在生态学、遗传与进化、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zonghexinwen/2021/0329/639.html



上一篇:金融赋能未来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夏小霞:双重热敏蛋白水凝胶的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