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复函指出,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复函指出,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事实上,早在2000年7月,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出打造以省会南京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体——“南京都市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南京都市圈已经在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方面取得不俗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此次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将非常有利于邻近的安徽地区融入南京都市圈,利用南京的辐射能力来更快地发展自己,而对南京而言,对提升它的经济的量级,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据了解,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规划,也是国家发改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出台后第一个正式批复的跨省域都市圈规划。

规划获批

“关于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江苏省和安徽省联合上报的。”一位南京的地方官员表示,在2020年12月5日,江苏、安徽两省九市党政一把手齐聚镇江,召开了2020 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

对于该会议的内容,该官员透露,其中一项就是审议通过了 《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章程 (修订稿)》,宣布吸纳常州市溧阳市、金坛区加入都市圈。扩围之后,南京都市圈将包括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市和江苏省常州市溧阳、金坛2 个地区。借此,南京都市圈版图将形成“4+4+2”格局。

此发改委的复函中并未明确南京都市圈具体包含哪些城市。复函称,原则同意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请及时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复函亦对南京都市圈作出要求,要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另外,复函提出,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指导推动政策会商和项目对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南京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编制专项规划,科学制定年度计划,谋划推进合作事项,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不过,《规划》 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仍然需要按规定程序报批。

复函还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加强对《规划》 实施的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 《规划》 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跨省抱团

“南京在坊间的确曾经有人将其称之为 ‘徽京’,其形成有很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从现实角度来讲,在江苏省内,苏州和南京经济体量和人口都比较大,形成了双城经济发展态势,一个东,一个西。”陆铭表示,南京虽然各方面的条件都非常好,特别是高等教育,但是相对苏州来讲,苏州离上海比较近,所以在吸引外资,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方面,表现要比南京好得多。

另外,南京地理位置紧靠安徽,且各种各样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它就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以南京为中心,带动包括南京下属的一些区,同时也包括了邻近安徽省内的中小城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都市圈。

事实上,关于南京都市圈,早在198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即建议南京组织跨省经济试点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不过,随后沉寂多年,未 有 进 展。直 到2000年7月,江苏省提出以省会南京为中心打造“南京都市圈”才再次重启。

次年3月份,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省的芜湖、马鞍山、滁州6 个城市计委负责人首度就“南京都市圈”建立和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6 城市达成共识:“南京都市圈”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 公里左右,即1 小时车程以内,以南京为核心城市,其余5 城市为“中间传导”,并确定了今后以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圈内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的目标。

然而,随着南京都市圈规划的不断推进,一些跨省、跨区域问题也亟待解决。例如,如何消除政策障碍、行政及市场壁垒; 如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开放市场、科技人才流动、产业密切合作以及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共建等等。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620/766.html



上一篇:声音
下一篇:人物专访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