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长寿的书画篆刻家走了,106岁顾振乐昨辞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日上午,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7月4日23时30分,106岁的上海著名书法家、书法家、篆刻家顾振乐先生安详离世。西陵银社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

今日上午,澎湃新闻获悉,2021年7月4日23时30分,106岁的上海著名书法家、书法家、篆刻家顾振乐先生安详离世。西陵银社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一次为老人举办的公益活动是去年11月参加纪念朋友周推密先生的书法展。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沉飞德告诉澎湃新闻,顾振乐先生一直热心于文史馆的活动。 7月6日在文史馆举办的书画展由古老作品领衔。 2021年初,顾振乐先生因身体状况不佳入院。一周前,文史馆负责人陪同上海市有关领导到医院看望顾总。

先生顾振乐

先生顾振乐1915年出生于上海嘉定,自幼师从童心录、翟树义学习书法、书法、篆刻。 1942年拜张士远老师,入室专攻“玉山画派”。他不仅在书法、国画、篆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谦虚、务实、冷漠的品格和道德更令人钦佩和钦佩。 2020年11月,106岁的文史馆书法家、画家、馆员顾振乐,不畏严寒,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朋友关门多年的书法展开幕现场.这是顾先生最后一次公开活动。

2020年11月,顾振乐将参加周推密书法展,作为最后一次公开活动。展览现场,前排:石北方、顾振乐,后排左起:沉飞德、赵英、王群

98岁的古振乐先生接受《东方早报艺术》专访回顾》(附),详细讲述了他与书法、书法、篆刻的各种往事。在顾振乐的记忆中,顾家虽然并不富裕,但却是一个书香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私立学校的教师。他曾祖父的学生徐福是清同治元年的第一读书人,其弟徐娥的画功也非常出色。徐福及其子孙不忘感谢师父,为顾家的扩建建了一个院落,还供奉了画作。顾氏旧藏中收藏了许多嘉定名家字画,紫砂青铜器等器物也不少。顾振乐认为,诗书画之本,笔墨之本。出身书香世家的顾振乐自幼习书法,后逐渐涉足绘画、篆刻领域。后来三人齐头并进,没有一个被废掉。顾老精通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武体等书法用笔方式,但不完美,曾参观过20多处汉代古迹。笔触沉稳而有韵律,书法作品灵动灵动又不失质朴严谨,在刚健、祥和中充满活力。他说:“情来自精神,兴趣来自笔墨,八法分明,学功别无他法。”他的书本学习过程也是从大师到专业,来来回回。他还研究了各种书体,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体。

顾镇乐山水扇

陈从舟曾说:“顾君这样的人,是谦谦君子。现在能有相当绘画造诣的人很少,诗,画。”。顾振乐常说,自己不求名利,也不想自吹自擂。他只是在努力鼓励自己。他从不公开自己的许多艺术成就;他为家乡的文化建设慷慨解囊,却没有大肆宣扬;他甚至放弃了毗邻江南著名古典园林秋霞铺的三金府。政府、后院被划入秋霞铺,在宅基地上建起了“卢彦绍艺术学院”。他从来没有公开过。他看重的是丹青的缘分和对家乡的热爱。顾振乐说:我晚年只用“自信、知足、宽容”六个字作为人生的终点。

顾振乐和高世雄合作《鹤手》


顾振乐(左)与高世雄合影。在丁佑重阳之前(2017年10月27日),“长寿——顾振乐与高世雄艺术联展”在多云轩开幕。 103岁的顾振乐和97岁的高世雄加在一起,正好是两百岁。

先生顾氏的书法以楷书开始,逐笔抄写。这四个身体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笔触富有韵律,流动之姿却毫不矫揉造作。楷书在瓯(杨浔饰)与玉(石南饰)之间,用于题画,相得益彰。草书出自孙国廷的《书谱》,具有明人的繁复俊美,洒脱洒脱。隶书出自《张骞》、《一英》、《石门颂》的碑刻,庄严优美。篆书多出自铭文,骨气健壮,雍容华贵。

顾振乐的“艺术不如人,学无止境”自编练书中堂

顾先生强调书法,不仅是因为他可以为绘画画上点睛之笔,还因为他与顾先生的关系与其教育经历有关。顾氏安顺堂老宅位于城隍庙西侧,秋霞园旁,顾氏曾祖父孝远在此创办私塾。当时有杰出的徐氏兄弟徐渭(1838-1907)和徐鄂(1844-1903)。许娥是著名画家,许巍是高中的顶尖学者。因其出色的书法,深受慈禧的喜爱,是一位极富人情味的大臣。许巍为感谢石恩,促成了“舜安堂”的建设。顾先生小时候,春夏之交,姑姑会在殿前摊开书画画卷。大部分画作是徐娥,许多书法来自徐渭。在姑姑的悉心指导下,顾先生蘸着顺安堂的大青砖学习书法。他自幼酷爱书法、书法,时常忘记拿起笔的时间。有一首诗为证:“自古以才为先,青年人勤奋。贫家有闲钱,以砖绘水至天明。”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zonghexinwen/2021/0722/827.html



上一篇:上海天文馆开放
下一篇: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发布倡议书 助沪2025实现碳达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