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近代日本作家凝视的中国风景上海老城厢湖心亭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人在上海看世界,必定要去外滩。而世界在上海观看中国的目光,一直聚焦的则是老城厢豫园对面的湖心亭和九曲桥。上海开埠之后,这里是“他者之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标志性

中国人在上海看世界,必定要去外滩。而世界在上海观看中国的目光,一直聚焦的则是老城厢豫园对面的湖心亭和九曲桥。上海开埠之后,这里是“他者之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景点。

湖心亭建成于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原为豫园中一景。兴建之初有文记曰:“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东西作石梁,九曲以达于岸,亭外远近植芙蕖万柄,花时望之灿若云锦,凭栏延赏,则飞香喷鼻,鲜色袭衣,虽夏月甚暑,洒然沁人心脾。”①清代上海乔钟吴撰《西园记》,见上海市南市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市区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1页。这里曾一度辟为上海青蓝布业公所,1855年作为上海第一座茶楼开业,至今运营已有165年。但与其建筑本身及作为茶楼的价值相比,湖心亭作为一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景观的意义与价值,才真正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虽然上海曾在2004年和2008年把精致的湖心亭仿古建筑分别赠送给两个欧洲城市——法国的里尔和德国的汉堡,但那两处复制品必将生成全然不同的景观意义。

按照英国文化地理学家丹尼斯·科斯格罗夫的著名观点,景观其实是一种“观看方式”,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力量所决定的。而且,具有这种“观看”特权的,是能够将自我与场景分离出来的外来者。②马尔科姆·安德鲁斯:《风景与西方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31页。这个观点完全可以通过追溯清末以来的湖心亭的历史得到印证,因为这一景观就形成于海外旅游者观看的目光之下。虽然它只是国际化城市上海这面多棱镜中的一个断片或侧面,但在展示中国特性方面几乎独一无二,因此,在“他者之眼”中它成为象征中国的视觉化符号。从晚清到民国,不同时期不同角度拍摄的湖心亭照片被大量复制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发行的不同语种的旅游明信片上。作为来沪观光的海外游客必看之景,湖心亭和九曲桥驰名世界。

1923年西班牙作家伊巴涅斯环游世界时来到中国,旅游了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等地。他在《一个小说家的环球之旅》中描述湖心亭说:“我们所欲参观的目的物,就是这座茶亭和曲折的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个著名的建筑,等于是我们心目中的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堂,华盛顿的白宫一样。……这座(老爷花园)中的水亭为世界所公知,没有别的中国纪念物比它更出名的了。”①引用自张若谷:《上海的湖心亭面面观》,《良友》第119期,1936年8月号。伊巴涅斯说它在中国人心中有如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堂般的地位,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误会,难怪让“家居城隍庙东已三十余年”的张若谷在《上海的湖心亭面面观》中认为伊巴涅斯“把一座普通的中国私家园亭”“升列为世界名物之一”,完全是“过火”之举。②引用自张若谷:《上海的湖心亭面面观》。然而,这位西班牙作家说湖心亭“为世界所公知,没有别的中国纪念物比它更出名”——这个说法,即便有可能令当时的国人感到意外,却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

如果不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湖心亭景观的文化史就将难以被挖掘和揭示。本文选取从甲午战争到二战末期近半个世纪间的多位日本作家的随笔、游记和小说等文学文本作为素材,探讨日本作家如何观看和书写湖心亭并赋予其象征性,同时也将论述来自外部的凝视如何反向影响了中国作家,最终在中日间的互视与合力之下,建构出以湖心亭为媒介的“中国”话语。由于本文聚焦的是文学文本中的湖心亭,解读的要点在于“观看”的视角和方式,因此这种讨论呈现出的重点并非在于景物本身的时代变迁,而是观看者通过赋予湖心亭以象征性来重塑主体自我的过程。

一、永井荷风的“荷风”幻想与眼中的“小便”

近代来沪日本作家中,第一个留下湖心亭记述文字的,是永井荷风。1897年,18岁的荷风随家人在沪居住过两个多月,当时他的父亲永井久一郎任日本邮船公司上海支店长。回国后,他用“汉文调”的文体撰写了一篇《上海纪行》在其就读学校的同人杂志发表。这也是目前已知的这位唯美派文学巨擘正式发表的首篇作品,当时他刚进入高等商业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清国语科学习,但在学仅一年后即被除籍。

在《上海纪行》里,永井荷风先记述了上海法、英、美租界的“沪北洋场”和“申江壮观”,然后介绍“上海县城”。当时城内每晚10点关闭城门,文中记述县城的“道路家屋皆存中国固有之风,外人称之不洁而不入,其中的楼亭及豫园等,建筑之宏大实为可惊。多年未修诚为惜哉,故今已失画栋朝飞、珠帘暮卷之观”。③《荷风全集》,第1卷,东京:岩波书店1992年版,368页。除注释注明的情况外,日文原文的中文翻译均为本文笔者所译,以下不再另注。必须指出的是,晚清以后的外国人关于上海老城厢的文字记述中,“不洁”几乎是一个必然出现的词汇。对此,早已有历史学者从上海公共卫生史的角度撰写专文进行了考论。④例如胡成:《“不卫生“的华人形象中外间的不同讲述——以上海公共卫生为中心的观察(1860—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6集,2008年6月。不仅上海老城厢,天桥等北京老城区在海外游记中亦是如此。乃至有学者指出,在日本人的涉华著述中,“不洁”已成为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一个“关键词”。⑤王升远:《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145页。永井荷风说老城厢“外人称之不洁而不入”也必是实情,因此,在走入城隍庙附近区域的外国人眼中,“乞丐”或“粪尿”几乎成了湖心亭之景必有的局部点缀。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707/783.html



上一篇:酒吧空间的双城逃离重读蒋濮小说不要问我从哪
下一篇:曹洲的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