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摩挲手迹揣度文心新文学作家手稿文献论坛会议(2)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鲁迅手稿历来是现当代作家手稿的重镇,分量上又是大宗,自然成为本次论坛的重点话题。王锡荣、侯桂新、王贺、黄海飞、凌孟华等研究者均从具体细微

鲁迅手稿历来是现当代作家手稿的重镇,分量上又是大宗,自然成为本次论坛的重点话题。王锡荣、侯桂新、王贺、黄海飞、凌孟华等研究者均从具体细微处入手,以不同视角对报告了新的探索。学界瞩目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编《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人王锡荣教授介绍了该课题的最新进展。侯桂新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以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准风月谈·后记》两页弃稿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手稿文本的复原、性质再定义和文本解读,梳理了鲁迅从写作到最终放弃了这两页手稿的创作心路历程,并建议修订《鲁迅全集》时要将之收录其中。黄海飞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以鲁迅手稿《“三十年集”编目两种》为切入点,还原了各个版本《鲁迅全集》编目的变迁,从一个特殊角度透视出《鲁迅全集》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隐含关系。凌孟华教授以王伯祥日记研究对象,通过识别和释读,梳理出日记中关于鲁迅的一些记载及其相关问题。

周作人手稿研究是本次论坛关注的又一焦点。张铁荣教授(南开大学)在《〈周作人日记〉手稿的辨认及其他——为〈周作人年谱〉辩诬》一文中,详释了《周作人日记》“外人无法看到”之原委,回应了周作人家属对《周作人年谱》编著者“故意篡改”《周作人日记》的质疑,提出了关于作家家属参加研究的问题,并主张研究者应坚持正确的研究态度和学术高度。陈言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把周作人放在清季以来碑学的发展脉络中,以独辟蹊径的阐释思路和琳琅满目的图片资料,考察周作人思想与审美观形成的源头,获得了关于周作人与碑学传统之关系的新见。

从鲁迅和周作人辐射至其他现代作家,既有总体性的描述,也有具体入微的探讨。在巴金手稿研究方面,周立民研究员结合巴金故居新进整理出版的《第四病室》及相关版本,梳理并深入分析了手稿修改过程中呈现出的若干问题。张元珂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从文本发生学角度,梳理和还原了茅盾《子夜》的文本生成过程,从对手稿修改、初刊本修改、初版本修改的细致校勘,勘探出茅盾的隐秘文心。徐强教授介绍了即将出版的大型整理项目《舒新城日记》的缘起、意义及进展,指出舒新城作为一代出版巨擘,大半生服务于现代出版事业要津中华书局,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甚巨。舒新城日记是研究现代文化史的资料宝库,其意义广泛辐射到新闻、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李建新副编审(河南出版集团)通过对汪曾祺致王士菁的一封信进行真伪辨别和严谨释读,为汪曾祺手稿研究增添了新内容。作为“集外手稿”概念之典型,王贺副教授对《志摩日记》中的诗文、书作等新材料,做出了深入的阐释。易彬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基于中国现代文学馆所藏的多种穆旦资料,分析了书刊捐赠与作家交游、文学传播等方面的信息,列举了手稿再发掘的重要意义,并以穆旦的长篇译文《〈父与子〉和六十年代的文学及政治的斗争》原始手稿为例,探讨了穆旦译稿的处理问题。廖久明教授(乐山师范学院)从郭沫若手稿的讹误现象及相关史实,提出面对不同原因形成的手稿类型,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不同的问题。陈越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以《陈涌纪念文集》的整理为个案,提出了作家遗稿整理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李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故居)依据藏于郭沫若纪念馆的六封书信和胡乔木的诗词的手稿,还原了“郭沫若为胡乔木修改《词十六首》”的始末,解蔽了手稿中关于政治历史语境及郭、胡思想观念的隐含信息。袁洪权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通过对《王瑶文集》中《致叔度》信札的时间标注错误、鲁迅书信和日记中的人事记载差异等问题的分析,指出要加强释读、辨识日记和书信的语言基础训练。常丽洁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从《朱自清全集》所收拟古词与手稿的差别、拟古诗词追溯源头等问题入手,对朱自清手稿中的拟古诗词加以深入分析。王红箫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多年致力于其父亲、著名戏剧家王肯先生遗稿的整理工作,她以《鄂伦春手记》与《王肯日记》为个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扎根东北大地汲取创造灵感的艺术历程和特殊年代隐秘的心灵史迹。吴景明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针对上海“孤岛”时期蒋锡金与茅盾的一封通信,探讨了上海“孤岛”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文艺新潮》杂志的相关情况。王增宝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以《王乃誉日记》的释读为例,相当程度地推进了“苏州码”这一晚清民国文献中常见难题的解决。程鹏万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阐述了闻一多《三代吉金文钞》手稿整理本中的造字问题、繁简字问题、错别字等问题,凸显了面对闻一多这样多面能手的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者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吴亚丹(东北电力大学)以张爱玲电影剧本《太太万岁》手稿本的生产背景与生产时间、文本创作过程、手稿本与电影对话本的对读三个维度,对手稿本及其周边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刘晓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对伪满洲国时期一位特殊人物鲁琪在1940年代的手稿作述评。蒋蕾教授(吉林大学)认为手稿的发现过程与手稿的辨别工作尤为重要。温加(独立学者)以严复晚年的十八通家书手稿为例,考证出没有年份的信札的日期。苏妮娜(《艺术广角》)指出从艺术形式、即书法的角度观照手稿的重要性。张鹏禹(《人民日报》)从媒体编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化时代电子文本呈现中编辑的修改及修改痕迹保留与否的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611/755.html



上一篇:优化人才引进的软环境
下一篇:信息轰炸太闹人位高知老爸怼上校园微信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